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梦特书屋 > 其他类型 > 伏波将军马援:战神马革裹尸传奇小说结局

伏波将军马援:战神马革裹尸传奇小说结局

瓯鹿风客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卷一・陇西寒霜第一章丈夫为志,穷当益坚北风卷着鹅毛大雪扑进马援的帐篷时,他正蹲在火塘边用树枝拨弄炭火。那树枝在他手里被拨弄得噼啪作响,火星子像受惊的萤火虫,扑簌簌往四周乱窜。帐外传来羌人驱赶羊群的呼喝声,混着牲畜踏雪的咯吱声,像极了二十年前他在北地放马时的场景。那时的他年轻气盛,哪能想到如今会走到这一步,成了各方势力都想拉拢的人物。“阿爷,有人求见!”十五岁的马廖掀开毡帘,风雪卷着个浑身裹满羊皮的汉子滚了进来。这汉子模样狼狈,活像个被大雪裹成粽子的乞丐。马援抬头,见那汉子面上有道狰狞刀疤,腰间牛皮水囊还挂着冰碴子,在火塘的映照下泛着冷光,仿佛在诉说着一路的艰辛。“马将军,我是当年您在北地放走的死囚。”刀疤汉子扑通跪地,膝盖砸在地上发...

主角:马援马廖   更新:2025-05-28 21:44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马援马廖的其他类型小说《伏波将军马援:战神马革裹尸传奇小说结局》,由网络作家“瓯鹿风客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卷一・陇西寒霜第一章丈夫为志,穷当益坚北风卷着鹅毛大雪扑进马援的帐篷时,他正蹲在火塘边用树枝拨弄炭火。那树枝在他手里被拨弄得噼啪作响,火星子像受惊的萤火虫,扑簌簌往四周乱窜。帐外传来羌人驱赶羊群的呼喝声,混着牲畜踏雪的咯吱声,像极了二十年前他在北地放马时的场景。那时的他年轻气盛,哪能想到如今会走到这一步,成了各方势力都想拉拢的人物。“阿爷,有人求见!”十五岁的马廖掀开毡帘,风雪卷着个浑身裹满羊皮的汉子滚了进来。这汉子模样狼狈,活像个被大雪裹成粽子的乞丐。马援抬头,见那汉子面上有道狰狞刀疤,腰间牛皮水囊还挂着冰碴子,在火塘的映照下泛着冷光,仿佛在诉说着一路的艰辛。“马将军,我是当年您在北地放走的死囚。”刀疤汉子扑通跪地,膝盖砸在地上发...

《伏波将军马援:战神马革裹尸传奇小说结局》精彩片段

卷一・陇西寒霜第一章丈夫为志,穷当益坚北风卷着鹅毛大雪扑进马援的帐篷时,他正蹲在火塘边用树枝拨弄炭火。

那树枝在他手里被拨弄得噼啪作响,火星子像受惊的萤火虫,扑簌簌往四周乱窜。

帐外传来羌人驱赶羊群的呼喝声,混着牲畜踏雪的咯吱声,像极了二十年前他在北地放马时的场景。

那时的他年轻气盛,哪能想到如今会走到这一步,成了各方势力都想拉拢的人物。

“阿爷,有人求见!”

十五岁的马廖掀开毡帘,风雪卷着个浑身裹满羊皮的汉子滚了进来。

这汉子模样狼狈,活像个被大雪裹成粽子的乞丐。

马援抬头,见那汉子面上有道狰狞刀疤,腰间牛皮水囊还挂着冰碴子,在火塘的映照下泛着冷光,仿佛在诉说着一路的艰辛。

“马将军,我是当年您在北地放走的死囚。”

刀疤汉子扑通跪地,膝盖砸在地上发出闷响,“听说您要去洛阳投奔刘秀,小人愿率三百死士护送!”

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,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,又像是想要报答当年的恩情。

马援搁下树枝,火光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跳跃,把他的脸映得忽明忽暗,倒像是戏台上的变脸绝活。

“起来说话。

当年你偷官粮赈济灾民,我放你是敬你血性。”

他转身从木箱里掏出半块羊腿,那羊腿上还带着血丝,看着就让人馋得慌,“如今我马援不缺死士,缺的是能在雪地里活下去的聪明人。

这年头,光有一腔热血可不够,得有脑子!”

帐外突然传来喧哗,马援掀开毡帘,好家伙,只见数百羌人牵着牦牛围成圈子,雪地上堆着小山般的皮毛和青稞。

为首的老族长捧着酒囊跪地,那姿态,活像电视剧里臣子给皇帝行礼。

“伏波将军若不弃,这些都当是给汉军的军资。”

老族长的声音洪亮,在雪地里回荡。

马援大笑,抓起酒囊猛灌一口,酒水顺着嘴角流下来,在胡须上结成冰碴子。

“老族长这是要跟我做买卖?”

他解下身上的狐裘抛过去,那狐裘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,“我要你的牦牛,你要我的铁器,公平得很!

这年头,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一个公平,谁也别想占谁的便宜!”

雪越下越大,马援站在篝火旁,看
着羌人们将皮毛装车。

忽然瞥见远处山道上一队人马,为首的少年牵着西域大宛马,马鞍上的铜铃在雪光中格外耀眼,叮铃当啷的声响,仿佛是在演奏一曲冬日赞歌。

“那是谁?”

马援问,眼神中带着几分警惕和好奇。

“回将军,是西凉马腾来贩马。”

亲兵低声道,“听说他儿子马超,日后要威震天下。”

马援眯起眼,看着少年翻身下马时腰间晃动的玉佩 —— 那是当年他送给羌族姑娘的定情信物。

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,他的眼神变得柔和又复杂。

他转身抓起羊皮酒袋,仰头灌了口马奶酒,任由酒水顺着胡须滴落在雪地上,仿佛要把那些回忆都随着酒水一起咽下去。

“告诉马腾,明日来帐中饮酒。”

马援抹了把嘴,“就说我马援要跟他聊聊,如何用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搞物流。

这年头,不会点物流生意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混江湖的!”

说完,他又灌了一口酒,在风雪中哈哈大笑起来,那笑声,穿透了漫天的风雪,传得很远很远。

第二章遨游二帝间在隗嚣精心筹备的宴会上,那庄重的青铜酒樽静静地放置在烛火摇曳的光影之中,幽幽地泛着神秘而深邃的光芒。

马援目光凝重地看着席间那些觥筹交错、高谈阔论的儒生,心中忽然涌起一种异样的感觉,只觉得这喧闹的场景像极了戏台上那看似热闹却空洞无魂的傀儡戏。

儒生头领捋着他那稀疏的山羊胡,神色傲慢地问道:“马将军久居边塞,可知‘礼’为何物?”

他的声音在嘈杂的宴会上格外刺耳,仿佛要将马援置于众人的审判之下。

据史书记载,自先秦以来,“礼”便是社会秩序的基石,是君子修身治国的根本。

而在这些儒生眼中,马援与羌人同食同寝的行为,无疑是对“礼”的亵渎。

马援神色从容地放下手中的酒碗,有力的指节轻轻地敲了敲案几,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
他目光坚定地说道:“当年孔子周游列国,可曾嫌弃过夷狄?”

孔子的学说主张仁爱、包容,其思想影响深远。

马援继续说道:“我马援只知道,饿肚子的百姓不会在乎礼节,吃饱饭的士兵才有力气打仗。”

在那战火纷飞、民不聊生的年代,生存才是首要的,
礼节不过是锦上添花之物。

席间顿时一片哗然,众人的议论声此起彼伏。

隗嚣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,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尴尬和不满。

就在这紧张的气氛中,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——公孙述的使者到了。

使者身着华丽的绣金锦袍,身后跟着八个身强力壮的壮汉,他们小心翼翼地抬着那象征着无上权威的龙椅。

马援的目光落在龙椅上镶嵌的璀璨宝石上,突然忍不住笑出声来:“陛下这龙椅硌屁股不?”

他的话语充满了调侃和不屑。

使者的脸色瞬间铁青,怒喝道:“大胆!

我家皇帝乃真龙天子,龙椅自然要配得上九五之尊!”

自古以来,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,龙椅更是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。

马援却毫不畏惧地站起身,随手抄起案几上的羊肉泡馍,大声说道:“当年高祖刘邦在芒砀山吃糠咽菜,也没见他摆这么大排场。”

刘邦在创业之初,历经艰辛,却能以朴素务实的作风赢得天下。

马援接着说道:“依我看,这龙椅不如换成沙盘,陛下若想学用兵,我马援倒可以教教。”

他的话语掷地有声,充满了自信和果敢。

隗嚣见状,连忙干咳两声,试图打圆场道:“文渊醉了,文渊醉了。”

然而,马援却丝毫不为所动,依旧紧紧地盯着使者,语气坚决地说道:“麻烦转告公孙述,若真想称帝,先把蜀地的栈道修好。”

在古代,交通对于军事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。

“不然哪天汉军打过来,他连龙椅都搬不走。”

三日后,马援站在洛阳宏伟的宣德殿前,阳光洒在他身上,映出他坚毅的轮廓。

他静静地看着刘秀身着朴素的布衣,正在和卫士们亲切地分食麦饭。

<“听说你用羊肉泡馍摆地形图?”

刘秀笑着递过一碗麦饭,脸上洋溢着亲切与和蔼。

“朕这里只有粗食,将军可吃得惯?”

自古以来,帝王的生活方式往往能反映出其治国理念。

马援毫不犹豫地接过碗,用筷子蘸着汤汁在桌上认真地画起来:“陛下请看,陇右地势如棋盘,隗嚣若据守略阳,我军可分三路夹击。”

他的眼神专注而犀利,仿佛战场上的局势已在他心中清晰呈现。

他抬头时,正撞见刘秀那灼灼的目光。

“将军
可知,朕为何要见你?”

刘秀放下碗,语气诚恳而深沉。

“当年韩信投奔刘邦,刘邦只给了他执戟郎中。

朕今日要给将军的,是整个天下。”

历史上,多少英雄豪杰因得到明主的赏识而成就一番伟业。

马援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北地,他放走的死囚曾说过:“将军日后必成大器。”

他低头看着碗里那朴实无华的麦饭,突然笑了—— 这碗麦饭,可比公孙述的龙椅实在多了。

在这乱世之中,真正的价值并非外在的奢华与虚荣,而是内心的坚定与务实。

卷二・铜柱定南天第三章青山处处埋忠骨在神秘而广袤的交趾热带雨林中,那漫天飞舞的蚊虫宛如一团团浓重的黑雾,铺天盖地,令人心生恐惧。

马援神情凝重地蹲在鳄鱼潭边,目光紧紧盯着水面上漂浮的竹筒,思绪如潮。

突然,他的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了一抹狡黠的笑容。

“传我将令,全军假扮雷神!”

他那坚定而有力的声音响起,同时迅速抽出腰间那把锋利无比的佩剑,在粗壮的树干上用力刻下雷纹,那雷纹仿佛蕴含着神秘的力量。

“三日之内,给我弄三百面羊皮鼓!”

他的命令不容置疑,眼神中充满了决心。

三日后,夜幕笼罩下的鳄鱼潭畔,突然响起了震天的鼓声。

那鼓声犹如滚滚惊雷,震彻天地。

汉军将士们头戴造型独特的青铜面具,面具上的纹理神秘而威严,手持缠着鲜艳红绸的长戟,在熊熊燃烧的火光中跳跃奔腾,身姿矫健如鬼神一般。

土著们惊恐地躲在树后,瞪大了眼睛,看着这些仿佛从天而降的“雷神”们踏水而过,原本凶猛无比的鳄鱼群竟也被这气势所震慑,纷纷惊慌地潜入水底。

“将军,土著首领求见。”

一名亲兵押着个浑身刺青的汉子匆匆过来。

马援从容地摘下面具,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,递过一碗散发着独特香气的薏苡粥:“尝尝,这是中原的神药,可解瘴气。”

他一边说着,一边指了指潭边的竹筒,耐心地解释道:“我知道你们用鳄鱼皮做甲胄,不如用这个——”说着,他抖开一块精心绘制的牛皮,上面画着经过改良的鱼鳞甲图,图案精致而实用。

首领怀着敬畏的心情接过图纸,瞬间被这份智慧所折服,突然
跪地叩首。

马援正要扶起他,眼角的余光瞥见远处的梁松正拿着竹简专注地记录着什么。

他不动声色地转身,继续与首领交谈,心中却已暗自思忖。

半月后,汉军在奋力开凿灵渠时,意外挖出一柄散发着古朴气息的先秦铜剑。

马援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剑身上那精美的云雷纹,感受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。

突然,他将剑果断地插入土中,大声说道:“以此剑为基,铸镇蛮柱!”

工匠们闻令而动,日夜不停地锻造。

最终,铜柱铸成,上面刻着“铜柱折,交趾灭”六个大字,字体苍劲有力,透着威严。

马援威风凛凛地站在柱前,目光炯炯。

这时,他看到梁松阴沉着脸离开,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虑。

突然,他对副将笑道:“听说梁松最近在写《伏波将军言行录》,你说他会不会把我铸柱的事写成僭越?”

副将面露难色,欲言又止。

马援却豪迈地大笑起来:“随他写去,百年后自有公论。”

说完,他转身看着远处那被瘴气笼罩的热带雨林,只见那朦胧的瘴气中,隐约有个白发老者的身影一闪而过。

这神秘的景象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,仿佛在这一瞬间,他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命运的无常。

第四章万里间关马伏波在岭南那充满古朴气息的部落议事厅里,气氛紧张而混乱。

两个身强体壮的壮汉正凶狠地揪着对方的头发,不顾一切地厮打在一起,他们的脸上满是愤怒与狰狞,打得难解难分,鲜血四溅,令人触目惊心。

马援悠然地坐在一张竹椅上,饶有兴致地啃着散发着浓郁香气的五色糯米饭,神态自若地看着他们打得头破血流,仿佛这激烈的争斗与他毫无关系。

“停!”

他突然大喝一声,声音如洪钟一般响亮,同时将手中的饭团用力砸了过去,“再打下去,你们的女人都要改嫁了!”

他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
两个壮汉听到这声怒吼,顿时愣住了,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,呆呆地站在原地。

马援指了指旁边一脸忧愁的巫女阿月,缓缓说道:“阿月说,你们抢的那个姑娘,是她妹妹。”

说着,他随手抓起一把糯米饭,“我给你们出个主意——”他将五种颜色的饭团精心摆成北斗七星状,
那饭团摆放得整齐而有序,“明日日出时,你们各自带着聘礼来这里。

姑娘自己选,选不中的就去给我修水渠。”

壮汉们面面相觑,脸上露出为难的神情,不知如何是好。

就在这时,阿月突然开口:“我妹妹说了,谁能说出五色米的寓意,她就嫁给谁。”

马援听到这话,差点笑出声来—— 这五色糯米饭,分明是他刚刚教阿月做的。

他看着壮汉们一脸抓耳挠腮、苦思冥想的样子,心中觉得十分有趣。

突然,他起身走到阿月身边,轻声说道:“这五种颜色,代表金木水火土。”

他压低声音,眼神中流露出深情,“就像你我之间的缘分,缺一不可。”

阿月的脸瞬间红得像熟透的荔枝,娇羞地转身跑了出去。

马援看着她离去的背影,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二十年前在北地的时光。

那个羌族姑娘也是这样,在冰天雪地中奔跑着,身影如同一团炽热的火焰,在他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。

当晚,月色如水,马援独自一人来到那庄严肃穆的铜柱前。

皎洁的月光下,柱身上的铭文泛着冷冷的光芒,显得神秘而庄重。

他缓缓摸出腰间的玉佩—— 那是阿月送给他的定情信物,玉佩上刻着交趾独特的图腾,图案精美而细腻。

“将军。”

阿月轻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打破了夜晚的宁静,“听说你要回中原了?”

马援没有回头,目光依旧凝视着铜柱,声音低沉而坚定:“朝廷召我回去,北疆战事吃紧。”

他紧紧地握紧玉佩,仿佛握住了一份珍贵的承诺,“等我平定乌桓,就来接你。”

阿月沉默片刻,心中五味杂陈。

随后,她将一个精心制作的锦囊塞进他手里:“这是薏苡香囊,可避瘴气。”

她转身离去时,马援听见她轻声说:“铜柱夜话的传说,我等你回来听。”

那声音中充满了期待与不舍,在寂静的夜空中久久回荡。

卷三・秋风悲画角第五章据鞍顾盼示可用在宏伟庄严的洛阳朝堂之上,气氛凝重而肃穆。

马援身着重甲,铁甲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。

在众人的惊呼声中,他身姿矫健地跳上了大殿中央那沉重的青铜鼎。

只见他毫不犹豫地抽出腰间那把锋利无比的佩剑,剑刃在空气
中划过一道寒芒,随后在鼎身上奋力刻下“马革裹尸”四个大字,每一笔都充满了决然与坚定。

刻完字后,他纵身跃下,落地时甲胄相互撞击,发出清脆而响亮的声响,在朝堂中回荡。

“陛下,臣虽年逾六旬,尚可征战!”

他单膝跪地,声音洪亮如钟,铠甲上的鳞片折射着耀眼的阳光,闪着冷冽的光芒,仿佛在诉说着他过往的赫赫战功。

“请陛下赐臣三千铁骑,定让五溪蛮闻风丧胆!”

他的眼神中燃烧着熊熊的斗志,令人动容。

刘秀坐在高位之上,看着他那花白的须发,突然笑了起来:“将军这哪里是请战,分明是在跳老年 disco。”

这一句调侃引得朝堂上的众人不禁轻笑出声,但马援的神情却依旧严肃而坚定。

刘秀随即起身,亲自扶起马援,郑重地说道:“准你出征,但需带监军。”

马援抬头,目光瞬间对上梁松那阴恻恻的笑容,心中不禁一紧。

他下意识地握紧剑柄,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二十年前在交趾的时光,那时梁松记录他言行时的眼神,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。

在漫长的行军途中,一名贴心的亲兵偷偷地将护心镜塞进了马援的行囊。

马援发现后,眉头紧皱,将护心镜毫不留情地扔在地上。

“裹尸要什么铠甲?”

他狠狠地踢了踢镜面上精美的浮雕,“你看这麒麟,雕得比真的还威风,可惜——”他突然举起佩剑,用力劈碎镜面,“再威风的镜子,也照不出战场上的刀光。”

梁松负责的粮草迟迟未到,马援站在那瘴气弥漫、阴森恐怖的山谷里,心情沉重地看着士兵们因饥饿而无奈地啃食树皮。

他缓缓摸出阿月送给他的薏苡香囊,香囊上的绣纹依旧清晰,散发着淡淡的香气。

突然,他转头对副将说道:“派人去岭南,找阿月要五色糯米饭的秘方。”

副将面露犹豫之色,迟疑道:“将军,这恐怕不合规矩。”

马援怒目圆睁,狠狠地瞪了他一眼:“规矩?

当年我在交趾跟土著抢地盘时,规矩就是我的剑!”

说完,他转身看向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峰,目光坚定而决绝,“告诉阿月,就说我马援要用糯米饭喂饱士兵,再用他们的血,染红这五溪的石头。”

他的话语在山谷中回响,仿佛要冲
破这重重的困境,带着士兵们走向胜利的彼岸。

第六章马革裹尸还葬耳在壶头山,那恼人的雨仿佛永无休止地下个不停,如泣如诉。

马援无力地躺在潮湿不堪的营帐里,身下的被褥早已被潮气浸透。

他耳边充斥着帐外士兵们此起彼伏的咳嗽声,那声音犹如重锤,一下下敲击着他的心。

他缓缓摸了摸腰间那块温润的玉佩,思绪飘飞。

突然,帐外闪过一道耀眼的白光,晃得他瞬间眯起了眼睛—— 竟是当年他放走的死囚,带着三百阴兵,威风凛凛地出现在眼前。

他们个个手持先秦铜剑,剑身闪烁着幽冷的光芒。

“将军,我们来接你了。”

死囚的声音混杂在哗哗的雨声里,显得缥缈而虚幻,“当年您放我一条生路,今日我还您千军万马。”

马援听罢,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,恍惚之间,他仿佛看见了北地那广袤无垠的草原上,少年时的自己正欢快地赶着羊群,那羊群像云朵般在草原上飘动。

羊皮筏子在汹涌澎湃的黄河上颠簸起伏,羌族姑娘那清脆动人的歌声穿透漫天的风雪,悠悠传来。

“阿月…” 他轻声呢喃着,声音里饱含着无尽的思念与遗憾,“铜柱夜话的传说,我终究是听不到了。”

帐外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喊杀声,马援心头一震,挣扎着想要起身。

然而,他的身体却如铅般沉重。

就在这时,他看见梁松带着一群士兵气势汹汹地冲了进来。

他的眼神瞬间变得清明,突然明白,粮草延误原来是个精心设计的局,而自己,从一开始就毫无察觉地掉进了这个险恶的陷阱。

“马援,你可知罪?”

梁松脸上挂着阴冷的笑容,得意地说道,“私铸铜柱,结交蛮夷,你这是要谋反!”

马援目光如炬地看着他,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二十年前在交趾,梁松记录他言行时那阴阳怪气的样子。

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,艰难地站起身来,铠甲上的鳞片随着他的动作簌簌作响,仿佛在诉说着他一生的荣耀与不屈。

“我马援一生,无愧于天地,无愧于百姓。”

他声嘶力竭地吼道,同时抽出佩剑,剑指梁松,“倒是你,要小心夜里的噩梦。”

然而,剑还未出鞘,马援突然眼前一黑,栽倒在地。

临终前,他的眼前仿佛
出现了奇异的景象,铜柱显灵,散发着神秘而耀眼的光芒。

阿月的身影在那光柱中若隐若现,如梦如幻。

他笑了,那笑容里没有丝毫的恐惧与不甘,任由冰冷的雨水无情地冲刷着脸上的血污。

在他心中,这一仗,他终究是赢了,赢在了坚守,赢在了忠诚,赢在了问心无愧。

尾声・伏波铜柱定风波百年之后,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,诸葛亮怀着崇敬与感慨的心情,静静地站在庄严肃穆的伏波庙前。

他目光深邃,久久凝视着庙中那被岁月侵蚀却依然屹立不倒的铜柱。

诸葛亮缓缓伸出手,轻轻抚摸着柱身上那历经沧桑却依然清晰可辨的铭文,每一道刻痕都仿佛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传奇。

突然,他敏锐地察觉到柱底似乎有一丝异样。

仔细查看之下,竟发现柱底有一个巧妙隐藏的暗格。

他的心跳不禁加快,怀着好奇与期待,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暗格。

里面安静地躺着一卷羊皮纸,纸张微微泛黄,散发出古老的气息。

“平蛮十三策…” 他轻声念道,声音中充满了惊叹与敬佩,“马伏波啊马伏波,你终究是比我早了一步。”

时光流转,来到了 2025 年。

一支专业的考古队满怀期待地打开了马援墓。

现场气氛紧张而庄重,带队的教授神情专注,仔细地观察着墓中的一切。

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,郑重地说道:“根据碳十四检测,这革甲的年代确实是东汉时期。”

与此同时,直播间里热闹非凡,短视频博主 “历史小郎君” 正对着镜头激情洋溢地讲解:“传说马援墓是空的,他的真身被阴兵接走了。”

话音刚落,突然,镜头里毫无预兆地闪过一道耀眼的白光,博主的手机竟自动播放起《东汉生存指南》的音频:“用羊皮筏子搞物流?

点击下方链接,解锁更多东汉黑科技!”

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直播间瞬间沸腾,弹幕如潮水般汹涌而来:“这波啊,这波是马援带货!”

“我赌五毛,下一集马援会在抖音直播!”

“考古队发现彩蛋:马援墓里有半片革甲,而马超的祖传血衣… 等等,这好像哪里不对?”

博主看着满屏飞速滚动的弹幕,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—— 这届网友,找茬的本事倒是不
小。

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,那是他在伏波庙虔诚求来的,玉佩上精心刻着交趾独特的图腾,图案神秘而美丽。

“下一集,我们将揭秘马援与巫女阿月的神秘关系。”

他对着镜头调皮地眨眨眼,“点击订阅,解锁 ’ 铜柱夜话 ’ 的终极传说!”
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