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事时遇上了刺杀,次次都奔着谢珏去。
太子这才生疑,一查,竟查出七皇子与江州、渝州的知府都有关联的事。
几番谋划下,将三方人一网打尽。
面对确凿的证据,皇帝就是想保住七皇子也是不能够得了。
更何况他本来就对这个儿子不太上心。
不过经此一事,皇上似乎对太子的态度缓和了不少。
许是发觉自己不该这么苛责与发妻的嫡子。
明明太子一直兢兢业业的干活,身为父亲,还要亲手给儿子制造障碍。
这次险些要了儿子的命,他是真的怕了。
也意识到,他这么放任皇子们争斗,早晚有一日会整得朝局动荡,他还不想被史书记成昏君。
10(后记)<谢珏应在此次事件中辅助太子立了功。
谢家也就剩他一人,回去经商怕是难。
皇上被给他去了商籍,允他去松山书院旁听,五年后若考不出成绩,也给他一笔钱财自谋生路。
不过,最近沈清荷倒是跑松山书院跑得勤。
可何家弟弟早就通过了考核,之前不见她这么勤快。
我和娘亲私下议论,已是有了头绪。
父母寻了沈清荷去问话,这才弄清事情原委。
谢家在渝州也开办过学堂,何家小子在那上过几年学。
沈清荷时长去探望,或者进城置办用品。
一来二去就与谢珏相熟了。
那日去谢府道别,其实也是奔着谢珏去的。
之前何家是乡里农户,沈清荷自觉不敢高攀谢府。
如今被认回来,才敢捅破那层窗户纸,这才发觉竟是两情相悦。
那日即是告别,也是再叮嘱谢珏要让父母去京城议亲。
难怪她这么急切的要为谢家报仇。
父母亲又打听得谢珏在书院中课业不错,便许诺他若得中举人,就允了这门亲事。
可母亲私底下也悄悄告诉我,其实只要沈清荷愿意,她和父亲也了解过谢珏,是个人品不错的,定下举人这个目标也是想叫他上进些,即便不中,家中加上宫里的赏赐,也能保这对小夫妻一世衣食无忧。
谢珏知道这个消息比平时更是勤奋。
五年后竟跻身三甲,太子送了座府邸给他做新房。
沈家十里红妆的将女儿嫁了出去。
至于我。
经历了上一世的婚姻,我实在不想拘在那四方宅院里。
便跟着沈家旁支的商队开始游历。
我将沿途所见的风土人